Topics Web3 Experts

模塊化堆棧中的價值積累:解析模塊化區塊鏈未來的價值聚集點

中級
Web3 Experts
Mar 14, 2024

嘉賓作者: Gabe,Shoal Research 撰稿人

作者簡介:

Gabe 之前是 Coinbase 的上架團隊的成員,也是專門從事 DeFi 和基礎設施研究的 Shoal Research 的作者。

簡介

模塊化區塊鏈一直備受歡迎,但人們經常忽視其中的一個方面是它們的價值是碎片化。在這個擁有單片區塊鏈的世界中,所有價值都歸功於區塊鏈生態系統,但模塊化區塊鏈並非如此。

這是由於其固有的設計。模塊化與核心區塊鏈組件相關,意味着不同層次的專業化(即,盡其所能),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結算和執行的最佳層將整合到一個區塊鏈中,當呈現給最終用戶時,他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產品。(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等區塊鏈組件分組的原因將在本文後面介紹,以及執行和結算。)

對此主題進行了詳細闡述,模塊化堆棧的主要優勢在於用戶能夠訪問更便宜、更優的區塊空間(更重要的是,這種專業化使總區塊空間能夠以指數方式擴展;詳見下文)。隨着區塊鏈數量的激增,它將解鎖我們尚未想到的應用程序 - 就像寬帶爲我們解鎖社交媒體的方式一樣,以及更好的安全保障。應用程序的開發者也無需擔心自己的「理想」堆棧,只需即插即用,隨後即可部署應用程序。那麼,當所有這些核心組件的功能由不同的區塊鏈執行時,價值究竟會在哪裏產生?

但在此之前,我們先來深入瞭解一下模塊化區塊鏈。總體而言,模塊化區塊鏈敘述對於區塊鏈技術和 Web3 的範式轉變至關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它使我們能夠擴展帶寬,同時不影響區塊鏈如此有趣的原因 - 審查阻力、活力和可信的中立性。

2401-T16454_Skinny_Banner_for_Blog_and_Learn_Row_53_728x90.png

模塊化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從本質上講,使用模塊化區塊鏈,我們可以嘗試透過分層擴展在區塊鏈 Trilemma(見上文)上進行最佳權衡。以太坊就是一個例子:在模塊化區塊鏈中,以太坊可以用作結算層,因爲它擁有最多(也是分佈在地理上的一組)的驗證者(以及許多個人質押者,整體雲集中度更低,請點擊此處)。此外,以太坊的鏈可以說是由比特幣之後最好的加密貨幣 - 以太坊來保護的。但實際上,以太坊非常適合成爲結算層,使其成爲擁有經典橋以及爭議解決(例如欺詐/故障證明)的地方。

現在,在可擴展性方面,我們在以太坊之上構建的層上實現了這一目標,就像我們在 TradFi 中所做的一樣(例如,Stripe 或類似 PayPal 的層上構建了許多金融層,通常銀行每週都會使用 Fedwire 結算系統在基層上結算,即美聯儲結算系統)。與 Lex Fridman 合作的 Nic Carter 很好地分解了這一問題(值得注意的是,TradFi 利用中心化數據庫記錄轉賬等優勢,而區塊鏈則是分佈式賬本,需要數千個節點的配合才能追加和驗證)。

這種機制採用卷積和其他擴展解決方案的形式,卷積是主要的,僅專注於執行(基本上,只是在執行環境中運行代碼,該執行環境採用以太坊和以太坊卷積的EVM形式),因此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面可以進行一些權衡(這是本身的另一個帖子)。彙總還需要數據可用性,此外,還需要達成共識才能發揮作用,雖然這可以由以太坊完成,但也可以將其外包(此處也要權衡)到像Celestia這樣的區塊鏈。 Eclipse是一個採用模塊化的項目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使用以太坊作爲結算層,使用Celestia作爲DA+共識層,使用SVM(Solana虛擬機)作爲執行環境實現獨立執行。與單線程 EVM 不同,SVM 作爲唯一的多線程虛擬機之一,可實現並行化(基本交易並行處理)。 因此,順序交易是常態,無法並行化。

模塊化還是整體式?

先說一下,以太坊本身並不是一個模塊化區塊鏈,它本身可以做所有事情(數據可用性、共識、執行和結算),但也可以由其他區塊鏈和模塊化堆棧的層(例如,卷積等執行層)用於結算等功能,從而使以太坊成爲另一個項目的模塊化堆棧的組成部分因此,Jon Charbonneau以太坊路線圖以太坊彙總上寫了一篇精彩文章

可以理解的是,一切都是模塊化區塊鏈,一切都是單片區塊鏈(在基層上執行所有功能,如Solana),具體取決於您對它的瞭解。例如,如果我在 Solana 上構建了彙總,Solana 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區塊鏈還是模塊化區塊鏈? 以太坊也是如此。即使是 Celestia 也可以實現執行和結算,但如果它僅用於數據可用性和共識,那麼它也是一個模塊化區塊鏈(您就會明白)。

透過採用模塊化區塊鏈,不同的區塊鏈可以專注於滿足「優化」區塊鏈的要求,正如我上面所解釋的那樣。 但問題在於:以下哪個層級(數據可用性/DA 用於做空、共識、結算或執行)將獲得最多價值(累計價值最高)?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以下推文

爲了更簡明地規範我的思維 1) 要使 DA 層發揮作用,您需要在該層上進行某種排序(因此,DA 層附帶自己的共識,即訂購協議),因此在這個模塊化堆棧中,共識和 DA 不是兩大區別。想象一下,使用一個鏈上可用的數據來創建證明,但這些數據(因爲它位於區塊鏈上)由另一個鏈以其他方式訂購。這只是一團糟 2) Arbitrum 等執行層具有定價(歧視)能力,而 Celestia 等 DA 層則沒有。這是因爲 Celestia 提供同質服務(數據可用性),而 Arbitrum(以及 Optimism 等其他彙總;我只是以 Arbitrum 爲主要例)則爲其他地方無法找到的一些優質加密貨幣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執行環境。這本身就是 Arbitrum 賺取大量收益(每天約數十萬美元)的原因之一,而 Celestia 產生的手續費可忽略不計(在撰寫本文時每天低於 $100,如下所示,儘管這也是 Celestia 謙遜的函數)。 

由於 Arbitrum 對測序的壟斷(該基金會運行唯一的測序器),因此也更接近最終用戶。雖然未來會發生變化,例如,隨着共享排序的採用,Arbitrum 協議(定序器、構建器、搜索器)仍將是唯一收取用戶費用的協議,最重要的是,MEV 和部分費用將流向 DA 層,因爲上卷/執行環境仍會將數據寫入 Celestia 等!請記住,如果 DA 層佔據了大部分價值,那麼今天的彙總會向用戶收取比將數據發佈/寫入 DA 層(即虧損操作,但目前情況並非如此)的成本更低的費用。 Anatoly Yakovenko(Solana 創始人)在 Lightspeed 播客中深入介紹了這一現象。

3) 結算層比 DA+共識層(我認爲是執行層)更有價值,這是因爲結算層將採用最像資金/資金的加密貨幣資產進行保護,就像目前最可信的中性結算層以太坊一樣,以太坊由 ETH 進行保護。與結算層相比,DA+共識層將不可避免地有更多的活動/交易量流過其中(僅用於橋接和爭議解決,因此偶爾會從DA+共識層發佈區塊標頭)。但結算層的資產仍將更有價值,儘管結算層「做得更少」。看看 TRX 與 ETH 相比,前者的區塊鏈處理量更高,燃燒的原生代幣比以太坊多,但其估值低於 ETH。 

什麼是獎勵? 沒錯: 貨幣體驗金

簡而言之,貨幣溢價是指資產與其基本面/基本效用(由於其「貨幣性」)相關的倍數。黃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經濟中對生產過程的使用量不大,而且它看起來也很好,但其大部分價值都來自其硬性資金特徵。舉例說明。 

H/T 到 polynya,比我更擅長:

那麼,我們從何而來?

我認爲:出於上述所有原因,堆棧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結算,然後執行,然後是 DA+共識(這就是爲什麼我沒有在 DA 和共識之間劃定)。

我的論點總結如下:結算層由於貨幣溢價而最具價值,並且執行價值遠高於 DA+共識,因爲後者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提供同質化服務,成本(因此 DA+共識層的收入)將趨向於 0(略微不相關,但 Peter Thiel 的這一演講非常好,並討論了爲什麼這類企業不值得追求)。同時,前(執行)層可以以更高的速度構建網絡效應,並透過大量流動性鞏固網絡效應!(他們也更接近用戶,他們不會在手續費方面競爭!) 讓我再來解釋一下這一點。目前,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彙總支付了超過 90% 的 DA 費用(實際由用戶支付)(這Bell Curve 劇集將擴展到我所說的內容),這是他們想要儘量減少的。因此,他們可能會轉而使用 Celestia 進行 DA(並因此達成共識),從而大幅降低成本(並因此降低收入)(目前,Celestia 的數據會因卷積而損失便士;如果 Arbitrum 向 Celestia 撰寫的數據與目前以太坊的數據一樣多,則只需支付幾千美元 — Dan Smith 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但用戶不關心卷積之間的小額手續費增加!我不在乎我是否在 Rollup A 上支付 $0.01 的兌換費用,因爲我在 Rollup B 上支付 $0.007 的兌換費用,只是因爲我沒有兌換那麼多,而橋接我的資產是一個障礙,會帶來安全風險。但對於彙總而言 - 畢竟,企業向 DA 層發佈了數千兆字節的數據 - 這些成本的「增加」非常重要,因爲它們加起來。基本上,卷積是價格彈性的(價格彈性非常高)。 但彙總用戶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這樣。

Skinny_Banner-1600x400.webp

結論

從胖協議到胖應用程序,區塊鏈領域的價值累積建模並不是一項新的努力。模塊化的出現爲公共區塊鏈領域帶來了新的組成部分,以及新的經濟和價值動態。模塊化區塊鏈代表了區塊鏈堆棧的範式轉變,從構建一個完整的集成網絡,爲底層的所有四個區塊鏈功能提供服務,到構建使用專用層實現這些功能的網絡。

重申一下,我認爲結算層是堆棧中最有價值的組成部分,其基礎資產相關的貨幣溢價爲支撐。 執行層緊跟其後。相比之下,DA+共識層雖然提供了基本功能,但由於與大宗商品的相似性,因此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收入潛力的降低。

簡而言之,模塊化堆棧中的價值累計順序如下:

結算 > 執行 > DA+共識

#Bybit #TheCrypto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