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s 有關P2P的一切

點對點區塊鏈網絡: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崛起

初級
有關P2P的一切
交易
Feb 3, 2022

加密貨幣在全球範圍內是一個爆炸性的資產,全球估計有 3 億用戶。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旨在透過點對點 (P2P) 交易模式在用戶之間匿名直接交換價值,無需銀行或經紀商等中間方。這一 P2P 模式爲支持比特幣和所有加密貨幣的點對點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基礎。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點對點網絡的機制、它們融入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機制,以及正在徹底改變加密貨幣領域的點對點區塊鏈技術。

什麼是 P2P 網絡?

術語 P2P 是指包含對等節點的互聯計算機系統的去中心化網絡。所有節點都是平等的,數據交換在沒有中心服務器的情況下進行,也就是說,每個計算機或節點都可以充當文件服務器和客戶端。例如,當作爲客戶端時,節點會從其他參與者下載數據;當它作爲服務器時,它可能是下載源。

簡單地說,同行或參與的計算機系統可以在同一網絡上同時消耗和提供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文件、存儲、訪問掃描儀或打印機,也可以是處理能力。沒有中心化權限,也沒有單點故障。所有互聯節點均可存儲、分發和上傳文件。交易是點對點交易 — P2P — 是指交易直接在相關雙方之間進行,即中間商。

P2P 如何運作?

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會與其他節點共享文件,而無需經過中央機構或管理員。如上所述,節點在客戶端和服務器與網絡上的其他節點之間扮演着雙重角色。P2P 網絡與傳統客戶端/服務器網絡不同,後者要求中央服務器提供特定資源。 

客戶端服務器與點對點網絡

1979 年,杜克大學研究生 Jim Ellis 和 Tom Truscott 創建了 Usenet,這是最早實現 P2P 網絡的工具。Usenet 是一個通信系統,用戶無需中央服務器或管理員即可相互分享消息和新聞。它是作爲美國軍方擁有的ARPANET的替代品開發的,ARPANET是我們今天所知的互聯網的最早版本。其用途僅限於學術界和早期計算機愛好者。

直到 1999 年,Shawn Fanning 開發了 Napster,P2P 網絡才成爲主流。Napster是一個點對點共享網絡,允許用戶共享和下載音樂文件。娛樂行業風暴風靡一時,廣受歡迎。到 2000 年,用戶數量已超過 2,000 萬。

然而,音樂行業並沒有對 Napster 顛覆性的免版稅模式採取友好態度,併發起了一系列訴訟和活動,導致監管機構在 2001 年將其關閉。儘管如此,Napster 還是爲 LimeWire、Kaza、Morpheus Gnutella 和 BitTorrent 等類似文件共享 P2P 網絡打開了大門,這些網絡在 2000 年代蓬勃發展。

從文件共享網絡來看,P2P 模型在利用點對點區塊鏈技術轉移價值方面取得了革命性進展。Satoshi Nakamoto 於 2009 年推出比特幣,預示着加密貨幣的新紀元。比特幣成爲新型 P2P 用例的代名詞。

與其他 P2P 系統不同,在 P2P 系統中,不可變性不是重中之重,Satoshi 希望引入一個節點系統,用於存儲無法修改或修訂的關聯和不斷增長的交易記錄。P2P網絡是點對點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框架,使加密貨幣成爲可能。其去中心化架構安全可靠,無需第三方中介。

P2P 網絡類型

P2P 網絡有三種類型,按架構分類:非結構化、結構化和混合型 P2P。

結構化網絡

結構化 P2P 網絡的組織方式使每個節點都可以搜索和定位資源,即使是最稀缺的文件。他們大多使用分佈式哈希表,將每個文件綁定到特定對等方。這樣,參與節點即可輕鬆檢索分配給密鑰的值。

然而,這種效率是有代價的。結構化網絡要求節點記住滿足特定標準的鄰居列表。這種靈活性的缺乏使其在波動率較高的網絡中效率更低。

非結構化網絡

非結構化網絡是最容易設置的 P2P 類型,而且更爲常見。非結構化網絡中的節點是隨機連接的,沒有強加任何結構。這使得本地優化成爲可能。由於所有節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非結構化網絡非常強大,能夠承受較高的流失率,即同行離開和加入 P2P 網絡的頻率較高。

從缺點來看,非結構化性質使得查找和檢索不太常見的文件具有挑戰性。請求對等方必須使用搜索查詢來儲值網絡,以便找到儘可能多的具有所需文件的對等方。洪水佔用了大量內存,由於每個對等方都沒有分配特定內容,因此無法保證洪水會找到所需的文件。

混合網絡

混合 P2P 模式結合了傳統的客戶端/服務器和點對點模式。通常,混合模型由中央服務器組成,該服務器提供集中式結構化服務器/客戶端功能,例如幫助節點找到彼此,以及由節點等價於純非結構化對等網絡提供的去中心化聚合。

混合 P2P 模型通常表現更佳,因爲它們結合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對等網絡的優點。

區塊鏈中的 P2P 示例

作爲區塊鏈技術的基本要素,P2P 架構可管理加密貨幣交易。加密貨幣利用點對點區塊鏈技術的強大功能,無需任何中心機構的幫助,即可進行交易或轉移。

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賬本技術,可公開和永久存儲交易。包含交易數據的新「區塊」與之前填充的區塊持續關聯,形成數據區塊鏈,因此形成區塊鏈。區塊鏈在數字區塊中記錄交易,其中包含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時間戳細節。在沒有中央機構管理網絡的情況下,只有參與節點才能相互驗證交易。

當被稱爲 Satoshi Nakamoto 的個人(或團體)在 2008 年開發比特幣時,他們設想創建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見原白皮書標題),無需中間人即可以可信的方式運作。P2P網絡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它們支持去中心化交易分類賬。系統「不可信」,因爲網絡架構本身可確保交易的完整性。

點對點區塊鏈的基本去中心化概念在這裡發揮作用。這些鏈不保存在中心化位置或監管服務器,而是分散到網絡中的所有節點(甚至遍佈全球)。因此,每個節點都持有區塊鏈的副本(和交易信息),從而保護和驗證存儲在網絡上的數據。

區塊鏈功能

也許您想知道如何設置節點來參與流程。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建立節點參與驗證過程。但是,必須滿足一些計算要求。對於比特幣,您可以透過安裝比特幣 Coresoftware 並下載所有 BTC 區塊鏈數據來設置節點。

這使得區塊鏈透明、平等和民主。此外,它還能確保任何個人或實體都無法控制區塊鏈。這與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庫形成鮮明對比,後者由單個實體控制所有數據,例如谷歌、Visa 或政府機構。因此,區塊鏈技術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開展業務和互動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礦工 - 驗證比特幣交易的節點 - 將獲得幫助維護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獎勵。這些節點至關重要,因爲它們可以驗證分佈式賬本的合法性並確保網絡的安全性。

點對點區塊鏈技術催生了多個應用程序,其中加密貨幣最爲流行。Blockchain 還支持金融、遊戲、非真菌代幣和數據應用。儘管區塊鏈技術仍在不斷發展,但企業正在探索去中心化和公開共享的賬本系統如何增強其運營。

P2P 網絡的優勢與侷限性

P2P 網絡對文件和數據共享服務進行了改造,增強了審查阻力和高效交易能力。與客戶端/服務器網絡相比,在客戶端請求中心化服務器提供信息時,P2P 網絡允許節點直接相互通信。這種去中心化設計帶來了諸多優勢,包括提高網絡效率、抵禦故障和隱私保護。但是,P2P 網絡在設計或使用時也存在一些限制。

P2P 網絡的優勢:

  • 提高網絡效率:在 P2P 網絡中,每個節點都會參與數據的路由和轉發。這可以提高網絡效率,因爲無需專用路由器或服務器。
  • 應對失敗:P2P 網絡比中心化網絡更能抵禦故障,因爲單個節點的損失不會削弱整個網絡。
  • 隱私:P2P 網絡通常被視爲比集中式網絡更隱私,因爲中央機構無需存儲或訪問用戶數據。
  • 可擴展性:P2P 網絡可升級。每個節點或對等節點都可以作爲服務器,防止在客戶端數量增加時在中心化系統中遇到瓶頸。在 P2P 網絡中,客戶端數量的增加意味着服務器數量的平等增加。
  • 費用:P2P 網絡具有極高的成本效益,因爲成本不是圍繞中心化機構進行彙總,而是進行分配。此外,由於每個節點的多重角色,這些網絡具有高度可擴展性和效率。 
  • : 點對點區塊鏈的這一基本共識降低了數據修改或更改的風險。 

P2P 網絡的侷限性:

  • 速度較慢:P2P 網絡通常比集中式網絡慢,因爲到達所有節點所需的跳躍(一個網段到下一個網段的數據包移動)數量增加。
  • 更難管理:管理 P2P 網絡可能比集中式網絡更具挑戰性,因爲沒有中央機構負責網絡運營。例如,如果病毒從多個節點滲透到系統中,則 P2P 網絡可能會受到惡意軟件攻擊。此外,去中心化框架使得對禁止活動和非法交易的監控更加困難。
  • 計算能力:在工作量證明 (PoW) 區塊鏈的背景下,更新某些網絡信息所需的大量計算能力是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

在研究 P2P 網絡的優勢和侷限性時,必須考慮網絡的具體用例。P2P 網絡是提高網絡效率、抵禦故障和可擴展性的有用工具,但在某些情況下,集中式網絡具有更大的優勢。

什麼是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去中心化平台,允許加密貨幣賣家和買家在無需第三方參與的情況下進行交易。與常規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訂單簿」方法不同,P2P 交易所使用成熟的軟件來促進買賣雙方之間的直接交易。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列出了相關方發佈的各種買賣報價。如果您是買家,您可以選擇條件符合您要求的賣家。通常,賣家提供不同的最低/最高交易金額、支付方式和幣種費率。在此類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戶負責交易,無需任何中央機構參與,即可與買賣方進行交易。因此,安全功能至關重要。

大多數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採用託管支付系統來保障資金安全。此外,瞭解客戶 (KYC) 用戶身份認證可防止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詐騙或欺詐活動。雙因素認證和SSL協議等附加功能也表明了平台的可行性。

爲什麼選擇交易加密貨幣 P2P?

P2P加密貨幣交易所具有一些主要優勢。例如,它們是傳統市場的升級版本,無需中間方干預即可運行。反過來,參與者可以對其買賣交易行使更多權力,並根據感知的適合性選擇交易方。

使用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通常比使用中心化平台便宜。主要原因是 P2P 網絡的去中心化框架,無需向託管人或第三方支付任何款項。

此外,P2P 平台不持有任何用戶資金進行交易,從而提供更安全的交易環境。使用託管安排持有資金,直至滿足條件,進一步防止欺詐活動。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開放平台,無需政府幹預和監管措施。如果您居住在有加密貨幣限制的國家/地區,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成爲交易資產的一種方式。

然而,P2P 交易者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包括交易不確定性和流動性問題。相關買方或賣方可能會在交易過程中改變主意,造成不必要的問題。某些交易所流動性低可能會顯著延遲交易。話雖如此,一些交易所甚至爲 P2P 市場提供零手續費。

Bybit 新推出的 P2P 服務就是其中一項。無需手續費,也無需隱藏手續費。該服務提供 80 多種支付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方便。Bybit P2P 服務還爲交易方實施託管系統,確保交易安全完成。

P2P 市場與場外交易所

場外加密貨幣交易是指在標準交易平台之外買賣加密貨幣。它涉及一箇中心化經紀交易商,負責買賣方之間的交易談判。

通常,場外交易用於規模較大的交易,以避免滑點,這基本上是指您的執行價格與預期不同時。波動的加密貨幣經常出現滑點。使用場外交易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提供的隱私和匿名性。經紀商無需交易方直接互動,這有助於保護其身份。然而,這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例如透明度降低和監管風險。 

相比之下,P2P 市場提供了一個快速、去中心化的平台,供買賣雙方直接交易。與場外交易一樣,點對點區塊鏈交易不涉及經紀商,也沒有冗長的談判程序。 

此外,點對點區塊鏈網絡允許交易方直接控制其交易,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賣家或買家。此外,與場外交易相比,交易費用更低,交易速度更快。 

在點對點區塊鏈網絡的各種用途中,加密貨幣因其在金融領域的交易能力而備受歡迎。P2P網絡的「分配和去中心化」理念是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發展的推動力。 

其主要目標是消除對中央當局的任何依賴,並創建一個帶有開源賬本的透明網絡。此外,加密貨幣網絡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抵禦惡意攻擊的能力。最後,P2P 市場削減了場外交易所仍在使用的中間商。

結語

由於 P2P 框架可靠、去中心化且安全,P2P 已成爲許多服務和應用程序的基礎技術。如今,P2P 網絡廣泛應用於文件共享應用程序、在線市場和開源軟件。 

加密貨幣及其分佈式賬本技術是 P2P 模式的里程碑式例證,爲金融領域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安全性和更高的透明度。隨着 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到來,這些發展已經邁出了新的一步,P2P 加密貨幣交易所利用點對點區塊鏈技術將加密貨幣領域真正轉變爲去中心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