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區塊鏈

Mantle:全新以太坊 Layer-2 解決方案,助力實現新一代擴容

中級
區塊鏈
14 de set de 2023

毋庸置疑,以太坊網絡因其多樣性和安全性而成為備受廣大開發者追捧的區塊鏈。儘管如此,擴容問題仍是以太坊的一大痛點,而許多項目也都在設法開發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 Layer-2 (L2) 解決方案。Mantle正是最近躋身此列的項目之一。Mantle 獨特的模塊化架構不僅支持超擴容,更能提供頂級安全性,使其從眾多 L2 中脫穎而出。下文將為您詳述 Mantle 的方方面面,不妨一探究竟。

什麼是 Mantle?

Mantle 的概念最初在 2022 年 6 月提出,是首個模塊化以太坊 L2 解決方案,去真正重新構思了數據可用性、超高性能、安全性等區塊鏈的不同方面可如何更好地協同配合。

Mantle 是一個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 的 L2,這意味着開發者可順暢使用智能合約及以太坊支持的工具,而幾乎不會出現服務中斷。

Mantle 採用模塊化架構,同時使用 Optimistic Rollup 技術和改進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有了 Optimistic Rollup 技術,計算和狀態存儲均可鏈下完成。交易也會分批處理,有效減少需要發送到以太網主網進行處理的計算負載,進而以更低費用提升 Mantle 數據吞吐量。

Bybit、BitDAO 和 Mantle 之間有何關聯?

Mantle網絡BitDAO社群治理,後者是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致力於降低用戶和開發者使用區塊鏈的門檻,延續 BitDAO 提高 Web3全球普及率的願景。Mantle 將使用 BIT 代幣處理交易、推進項目以及獎勵質押者。

Bybit 是 BitDAO 的首要倡導者,也是 BitDAO 金庫的長期注資方。作為首個由 DAO 擁有的以太坊 Layer-2,Mantle 獲得了整個 BitDAO 社群及生態系統的全面支持。Mantle 兼具更低費率與智能設計和架構的優點,是推動去中心化未來發展的全新解決方案。

Mantle 希望實現什麼目標?

現有的許多擴容解決方案都有其局限性,在高效實現以太坊擴容的同時,通常無法保證安全性。因此,需要處理大量流動性的去中心化協議就會因為擔心安全性而無法完成鏈上部署。

而 Mantle 在這方面恰好能彌補缺陷。Mantle 的架構支持以太坊網絡超擴容,採用 Rollup 技術和去中心化數據可用性層提升效率和性能,同時降低費用,減少延遲。採用以太坊 Rollup 技術還意味着 Mantle 提供無與倫比的安全性,全部融合在用戶和開發者熟悉的 EVM 環境中。

Mantle vs. 其他以太坊 Layer-2 解決方案

Mantle 在現有架構的基礎上實現了多重改進,因此從眾多以太坊 L2 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

Mantle 的模塊化數據可用性功能可減少處理要求,提升去中心化程度,而不會給安全性造成任何不利影響,遠超其他 L2 解決方案。

Mantle 採用多方計算 (MPC) 技術,有效降低了 L2 執行結果的信任風險。利用門限簽名機制 (TSS),鏈下交易執行結果的正確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有效縮短了提幣時面臨的挑戰期。

Mantle 利用去中心化定序器實現安全且無需信任的區塊鏈生成,降低網絡出現單點故障或受到審查的風險。

Mantle 的運作方式

作為擴容以太坊的技術堆棧,Mantle 採用模塊化區塊鏈Rollup去中心化數據可用性橋接技術滿足 Web3 需求,而不會影響安全性。

模塊化區塊鏈 Rollup

Mantle 的執行、共識、結算和數據可用性功能均在專門層執行,網絡相關方可在不同層分別運行。因此,Mantle 在降低礦工費的同時,還可實現整體性能提升。

Mantle 利用模塊化 Rollup 模型優化區塊鏈運作的核心功能,同時也為擴容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這一區塊鏈三元悖論提供解決方案。

區分資源可有效提高網絡效率,原因是每一層都專門處理某個特定任務。每一位用戶都在同一層上操作,而不是僅有 Layer-1 上的全節點驗證者在進行操作,此種方式更為安全。

透過在不同層上運作,欺詐證明和 ZK 證明等技術不再需要執行所有交易才能完成有效性核實,因此節點上的整體執行和驗證負載也會降低。

數據可用性

Mantle 以 Rollup 架構為基礎,有效解決區塊鏈長期以來所面臨的安全問題。EigenLayer是一種再質押協議,利用以太坊現有的信任網絡,允許 Layer-2 解決方案保證數據可用性。與此同時,也保證了與以太坊主網相同級別的安全性。

因此,Mantle 利用 EigenLayer 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即 EigenDA)支持節點在 Mantle 網絡上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驗證者可透過 BIT 質押提供自己的服務,參與 Mantle 的經濟模式,開拓額外的收入機會。而這些又會增強 Mantle 執行層的區塊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

有了 EigenDA,數據可用性層會與共識層區分開來。此外,系統還會實施單播頻道,方便網絡參與者間進行數據交換,從而提高數據存儲和傳輸效率,保持穩定的擦除率,確保完整的區塊數據可透過 Layer-2 和 Layer-1 來源的區塊數據進行重建。

此種解決方案還在治理基礎上增加了 BIT 的質押效用,為新一代 Web3 應用提供必要的高數據吞吐量。

去中心化定序器

在傳統的 Optimistic Rollup 模型中,只有一個定序器由 Rollup 核心團隊運作。當用戶交易在 Layer-1 上記錄時,他們會即時收到「軟確認」。雖然這個流程看似沒什麼問題,但僅依賴單一團隊運作定序器可能會導致單一錯誤來源。而這就會造成安全風險,原因是定序器是 Layer-2 上唯一具有優先寫入權限,並且能夠向 Layer-1 合約提交打包交易的實體。

實現定序器去中心化後,Mantle 開拓了任何人都能參與 Layer-2 無許可區塊生成的機會。然後,他們將獲得 BIT 作為獎勵,從生成區塊提供的最大可提取價值中獲益。多個定序器節點還有效提高了 Mantle 網絡的抗逆能力。

欺詐證明

在 Optimistic 模型中,Rollup 會假設其網絡參與者採取良好行為。因此,為加強網絡完整性,就有必要實施必要的欺詐證明。但這並非易事。

在當前狀態下,鏈上驗證器只能在低層級虛擬機中執行指令。這就需要 EVM 客戶端將其欺詐證明修改為更低層級的語言,以便鏈上驗證器解析。換言之,欺詐證明的內容通常不是直接透過合規 EVM 客戶端獲取的。即使是直接透過合規 EVM 客戶端獲取的,也無從證明,原因是鏈上驗證器通常無法檢測出欺詐證明生成器。而這就與以太坊客戶端盡可能減少信任流程的理念想去甚遠。

為解決這一問題,Mantle 直接使用 EVM 指令實施欺詐證明的編譯和驗證,確保所有以太坊客戶端與共用證明系統公開交互。這種方式盡可能減少了驗證器、編譯器和客戶端間的信任假設。

交易生命週期

當錢包用戶、DApp或腳本發起資金划轉或執行任務,交易即首次進入 Mantle 網絡。Mantle SDK 集成及現成的其他工具支持請求創建、私鑰簽名及發送至 Mantle 網絡進行定序器處理。隨後交易經過驗證,添加到待處理區塊,然後發送至以太坊進行最終確認。由於每批待處理區塊中包含多筆交易,Mantle 可將固定成本平攤到這些交易上,實現更低手續費。

隨後,MPC 節點進一步驗證區塊數據,然後再透過定序器將其發送至以太坊網絡,再由 Mantle 和以太坊上的不同相關方接收。Mantle 上的 Rollup 驗證器會進行數據同步,確保其他用戶和 DApp 能夠訪問,而在以太坊上,傳輸過來的數據在經過以太坊共識機制後會記錄在鏈上。

此外,Mantle 上的數據可用性節點會進行數據同步,並保證用戶可訪問。完成上述操作後,這些節點將獲得 BIT 代幣作為獎勵。

橋接

由於 Mantle (Layer-2) 和以太坊 (Layer-1) 是不同的區塊鏈,因此跨鏈划轉 ETH 及其他代幣時,需要使用橋接。這樣可以確保區塊鏈系統以可驗證和安全的方式識別和接受划轉。

BIT 代幣經濟學

作為 BitDAO 的項目,除了當前用作 DAO 的治理代幣外,Mantle 還將使用 BIT 代幣支付礦工費,進行質押以及實現生態系統其他功能。這樣一來,BIT 代幣效用就會實現指數級增長,提升整體需求,加強代幣下沉。

現有和新增社群均可在各項創新中使用 BitDAO 的原生代幣 BIT 作為通用幣種,此舉將增強和助推 Mantle 網絡發展和拓展,同時用戶還可獲得獎勵。

開發者和用戶可充分利用 BitDAO 現有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利用 Mantle 的區塊鏈為其 Web3 應用和功能提供助力。

Mantle 路線圖

BitDAO 於 2022 年 11 月 30 日首次官宣 Mantle 軟上線。2023 年 1 月 10 日,Mantle 公測上線。Mantle 團隊的目標是在 2023 年 Q2/Q3 完成主網上線,屆時將為開發者帶來全方位激勵計劃。

訪問 Mantle 測試網,立即參與建設或橋接!

結語

如今 Layer-2 解決方案繁雜多樣,而 Mantle 因則着眼於改進其他解決方案未能成功解決的問題,並因此脫穎而出。Mantle 的模塊化數據可用性、多方計算和去中心化定序器功能共同組成高潛力技術堆棧,帶來 Web3 生態系統的又一場革命,提供安全的擴容解決方案。